詳情
你可能不知道,注射胰岛素不一定能控制糖尿病!
你可能不知道,注射胰岛素不一定能控制糖尿病!
發佈時間:2021-09-17 瀏覽次數: 524
關鍵詞糖尿病、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

  近日有新闻报道,有10余年糖尿病史的67岁武汉市民赵婆婆,三年前开始自行注射胰岛素,血糖控制得还算理想,然而近期却出现血糖飙升,升至正常范围的3倍以上,且腹部出现大肿块,长时间还有溃烂化脓,其家人发现后将她紧急送院。

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张旭艳医生发现,老人的病症居然与注射胰岛素时使用的针头有关!原来赵婆婆为节省支出,经常重复使用胰岛素针头,直至注射不出药水或注射疼痛时才更换,而正常情况下是一针一换。由于胰岛素注射针头较细,多次使用会导致针头变形,引起注射部位的疼痛、肿胀。如不及时消毒,加之针头出现毛刺,还会导致注射部位细菌感染化脓,且影响胰岛素吸收而出现血糖飙升的情况[1]。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自行注射胰岛素时切记:胰岛素针头不能重复使用!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分别高达9.7%和15.5%。为进一步控制血糖且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提出:当T2DM患者口服降糖药物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时,需及时开始胰岛素治疗以控制血糖水平。可见,注射胰岛素是常用的控制血糖方法之一。图2. 注射胰岛素

然而也有研究表明:注射胰岛素竟然不一定能治疗或控制糖尿病!

为进一步评估注射胰岛素对T2DM的疗效,2013年陆菊明等在《中国糖尿病杂志》发表了名为“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人胰岛素治疗状况调査的研究”,探索了80,407例T2DM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后糖尿病控制的达标率情况,研究结果竟然让人意外!

你可能不知道,注射胰岛素不一定能控制糖尿病!

图1.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人胰岛素治疗状况调査的研究[2]


本研究共纳入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T2DM患者80407例,其中男44031例,女36376例,平均病程(6.74士4.31)年,通过观察注射胰岛素一段时间内各糖尿病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所用的指标包括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mmol/L)。

值得一提的是,糖化血红蛋白反映人体内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本研究中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是百分比,并以WHO提出的HbA1c≤6.5%作为诊断切点进行统计分析。目前国际范围内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百分比的金标准方法学为“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通过高性能层析柱将红细胞内的各种血红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成分彻底分离,较常见的仪器供应厂家包括美国伯乐、日本东曹以及深圳国赛等。

你可能不知道,注射胰岛素不一定能控制糖尿病!

图2. 研究中的血糖控制达标情况


研究显示起始人胰岛素治疗时间平均为(3.75士3.33)年,近70%患者在确诊5年内起始人胰岛素治疗,仅30%在确诊5年后才开始使用胰岛素,提示起始人胰岛素治疗的首要原因为口服降糖药疗效不佳,其次为并发症,与指南推荐的胰岛素起始治疗适应证基本相符。

结果发现,胰岛素治疗患者血糖控制仍不理想,HbA1c平均7.69±1.49%,HbA1c<7.0%的达标率仅为27.04%。随着病程的延长HbA1c达标率逐渐下降,胰岛素用量逐渐增加,提示糖尿病病程长、降糖治疗的药物需求越高,HbA1c控制得越差[2]。

既往其他相关研究也发现过类似的结论:

1、2003年一项对我国30家三级甲等医院糖尿病控制现状研究中,2729例T2DM患者平均HbA1c为7.5%,血糖控制满意者(HbA1c<6.5%)仅11.5%;[3]

2、一项对全国54家二级以上医院共5586例门诊T2DM患者降糖达标调查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平均HbA1c为7.97%,血糖控制满意者(HbA1c≤6.5%)仅14.1%[4];

3、2009年一项全国城市地区血糖控制的大型调査显示,以HbA1c<6.5%为标准,总体达标率仅20.2%,应用岛素的患者达标率更低,无论应用哪种胰岛素治疗,均有约85%的患者不达标[5];

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注射胰岛素竟然没有想象的那般有用!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通常来说,糖尿病的主要分型包括I型(胰岛素分泌减少)、II型(胰岛素抵抗)、其他型(如妊娠糖尿病等)。而在糖尿病患者群体中,患II型糖尿病(T2DM)的比例最高,占90%,可见,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是由于胰岛素受体数量下降或功能减退,即胰岛素抵抗导致的血糖难以控制。因此,注射胰岛素并不能改善其胰岛素抵抗的情况,这也是为什么这类患者的血糖调节能力差及控制难度增加的原因。

胰岛素抵抗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随之改变,其他年龄段发生胰岛素抵抗的比率也在逐年上升。胰岛素抵抗还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线粒体功能异常假说,线粒体调控细胞凋亡、能量代谢、氧化应激损害等功能的异常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的病理过程,而线粒体的能量代谢障碍则可能是其致病的主导因素,导致线粒体损伤最核心的因素就是遗传,这也是为什么推荐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定期检测HbA1c的原因。线粒体DNA由于缺乏组蛋白的保护导致它自身修复能力较差,并且线粒体内氧自由基浓度较高,因此线粒体DNA比较容易发生突变和受到损伤,从而诱发胰岛素抵抗或者其他代谢疾病的发生。

尽管注射胰岛素是糖尿病主要治疗方案之一,但是我国应用人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血糖控制状况并不理想、与指南排荐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因此,临床医师不仅要把握胰岛素起始治疗的时机,还应加强患者综合教育管理,通过使用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控制的衡量指标,积极将患者的HbA1c(%)控制在7%以下(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避免长期血糖升高导致例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恶性并发症的出现,改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及健康情况。

针对HbA1c的检测,国赛生物已取得IFCC和NGSP溯源性认证,并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特定蛋白检测平台如Aristo、Astep PLUS等通过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水平并换算HbA1c(%),此外,采用国际公认金标准方法学——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GSH-60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适用全血或稀释血样本,自动识别采血管/样品稀释杯的进样管型,60秒出结果,除了HbA1c(%)外,还报告多个血红蛋白相关组分,配备专用急诊位应对急诊样本,是广大检验和临床用户的理想之选。

 你可能不知道,注射胰岛素不一定能控制糖尿病!

参考文献:

[1] 胰岛素针头磨损也不换 老人血糖飙升3倍腹部长包;搜狐网

[2] 陆菊明等;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人胰岛素治疗状况调查的研究;《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9

[3] 潘长玉,中国区合作调查组,中国糖尿病控制现状指南与践的差距亚洲糖尿病治疗现状调查1998,2001及2003年山国区结果介绍;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5,25:174-178.

[4] 袁振芳、郭晓蕙等;中国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药降糖达标状况及格列齐特缓铎片优化治疗效果分析;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9,25:282-28

[5] 纪立农等;2009年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治疗后血糖达标状况调査;中华糖病杂志,2012、4:474-478.



Copyright © 2017 深圳市国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